从要素贡献度差异角度探讨中国区域经济的开发从要素贡献度差异角度探讨中国区域经济的开发 [摘要]本文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作为讨论对象,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为主要方法,对中美、中国的东西部地区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中国区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继续发挥资本的作用、继续发挥对外贸易的作用、要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并提高人力资源的贡献度等建议。 [关键词]资本;劳动力;对外开放度;要素贡献度 [中图分类号]F207/ 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5)20-0017-02 1 选题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25 年 4 月 28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 13.7 亿人。 这些人口都是中国潜在的劳动力资源。中国的资源丰富,但是为什么却还是进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实力不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原因是否是因为要素贡献度不同?中国内部的区域差异是否也是区域要素贡献度差异造成的?那么,怎样才可以合理开发并利用中国内部的资源实现中国的进展?本文讨论的目的,就在于探究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 2 模型选择 本文将选择利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建立经济增长与各因素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在资本、劳动力的基础上,引入对外开放度来建立经济增长模型。 Y=A(t)K αL βI γ 其中,Y 代表 GDP,K 代表资源存量,指数 α 代表资本的产出弹性,也就是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L 代表劳动的投入,指数 β代表劳动的产出弹性,也就是劳动力的贡献度; I 代表制度要素,γ 代表对外开放度的产出弹性,也就是对外开放要素的贡献度;A代表模型中未包含的技术要素、制度要素、集聚要素等其他要素。 2.1 数据分析 (1)中美要素贡献度比较 对中美两国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如表 1 所示。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资本对于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都比较高,中国略高于美国,但相差不大;劳动力对于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远远高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出口贸易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要远远高于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中国与美国相比,资本和对外贸易都是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都是优势;而人口资源丰富的中国,劳动力的利用上却存在较大的劣势。在美国 α+β+γ>1,说明规模酬劳递增,而在中国 α+β+γ<1,规模酬劳递减。这说明,一味地投入生产要素,而不考虑调整结构,是无法实现中国经济长效增长的。 (2)东西部要素贡献度比较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