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题的演讲稿 一个人的记性再好,也不如用笔常常去记记。由于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你记得东西越多,前面的东西就会遗忘得越快;假设用笔登记来,那就永久存在,想用的时候,就很便利。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题的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题的演讲稿 1 5 月 14 日,国内某些媒体报道了所谓中泰两国在广州签署“克拉水道〞合作备忘录的“特大新闻〞,这条据称规划工期 10 年、规划投资总额 280 亿美元的水道被一些兴奋不已的人士称之为“一带一路布局的新动作〞,更有人进而向往通过这条水道缩短中国-波斯湾航线、避开马六甲海峡“哽嗓咽喉〞的“战略价值〞和“宏大意义〞。 然而仅隔 5 天就消灭了戏剧性反转:中国驻泰使馆和泰国驻华使馆双双明确表示,两国政府部门迄今为止未参加关于克拉水道工程的争辩和任何具体合作,也未就此问题发表过任何立场,泰方更进而指出“协议是民间行为不涉及政府〞、“不过是可行性争辩〞,令前一晚尚在欢呼的“大战略派〞空欢快一场。 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谓“克拉地峡水道〞早已是一碗一炒再炒、却从未离开过蓝图的冷饭。 克拉地峡位于泰国南部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内,最宽处 190 公里,最窄处 56 公里,西邻印度洋,东邻太平洋的暹罗湾,是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连接处,理论上打通这条地峡,的确可缩短东亚-中东航线,并绕过马六甲海峡。但这里林密人稀,地质条件冗杂,且位于泰国领土最南端的南四府(宋卡、也拉、北大年、那拉提瓦,)居民以马来族穆斯林为主,分别主义倾向严峻,是该国民族问题最集中、政治麻烦最多的地区,在这里修一条战略性水道,犹如在马蜂窝里开工,能否确保航路畅通和过往船只平安,是否会导致当地政治局势更加不稳,谁也不敢打这个包票。 最早炒“克拉水道〞冷饭的是泰国国王拉玛五世,时间可上溯至19 世纪末,很明显,这样的“蓝图〞也只能始终是一张图;二战期间和上世纪 70 年月,日本曾两次提及这条水道,但前者由于战斗失败、后者由于财力缺乏,都限于空谈而未付诸实施。 2025 年之后的历次炒作,那么无一例外和中国有关:2025 年泰国前总理他信提出“五年内让泰国成为亚洲石油中心〞的打算,并把修建克拉水道当作重点,虽然论证小组请的是日本专家,但一个号称“中国背景机构〞、实为在香港注册私人公司的企业却厕身其中,不过该工程很快因泰国民众反对而搁置;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