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在一节品德与社会课上,老师兴致勃勃地忆苦思甜,告诉学生他们小时候的生活有多苦,每天饥肠辘辘,到野外找吃的,烧土豆、烤玉米……老师说,他们小时候的日子好苦,每天饿着肚子“刨闹”吃的。没想到学生听完后,眼里流露出艳羡的神情,并发出感慨:老师,你们小时候“刨闹”吃的,我们现在是“刨闹”不完的作业。 听完这些真实的对话后,我们的内心是否有所触动?虽然这是个别现象,但是从中我们也应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对当下的作业有如此恐惧的心理? 1.机械性作业多。 2.学生书写量大,耗时长。 3.对老师没有经过思考而布置的作业不感兴趣。 思考第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作业才是有效的? 请看一个班一天的家庭作业: 语文:1.写一课的写字书(5 分钟) 2.写一篇日记(20 分钟) 3.预习课文(10 分钟) 4.考两课生字(10 分钟) 5.读自读课本一课(5 分钟) 数学:1.数学练习册(共 7 页)检查改错 (15 分钟) 2.做抄的奥数题 1 道。(5 分钟) 面对一项又一项的作业,请大家思考: 1.留每项作业的训练目的是否明确? 2.学生做完这些作业需要多少时间?耗费多少精力?接下来还有没有情趣同意手捧心爱的图书去品味它的芳香? 所以,本学期严格控制各年级作业书写时间: 一年级:语文 10 分钟 二年级:语文 15 分钟 三年级:语文 25 分钟 四年级:语文 25 分钟 五年级:语文 30 分钟 思考:精留作业=少留作业? 精留作业=单位时间内留有效作业! 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作业? 请看一个年级的假期语文作业: 1.语文假期作业。 2.全册生字写一遍组两个词。 3.读三本书,签字。 4.写 5——10 篇日记。 5.巩固背三字经,或开始背千字文。 作业 类型抽测人数最喜爱此项作业的人数比例最讨厌此项作业的人数比例日记 35 人 9 人 25.7%5 人 14.3%读书 42 人 18 人 42.9%4 人(其中这四个人是一个班的。)9.5%抄写 生字 35 人 4 人 11.4%10 人 28.6%背诵(三字经、千字文)35 人4 人 11.4%14 人(背千字文:13 人)40%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机械抄写、和重复背诵的作业不感兴趣,对有着重复任务的读书作业也不感兴趣。 那么,学生喜爱的读书作业逐渐成为不喜爱作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统计如下: (1)带着重复写的任务去读书。(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写读书笔记;写主要内容……) (2)老师推举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