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保护问题探析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保护问题探析 【摘要】伴随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农村逐步向城市聚集,进展,在此过程中衍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同时,由于法律、意识、体制和投入等方面的差距,导致对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较低,进而影响了城乡统筹协调进展。文章分析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 环境保护 问题 一、农村城镇化概述 (一)农村城镇化的概念。 农村城镇化,是指在推动农业和工业现代化进展的同时,依据城市先进的经济、技术、和社会进展的经验,在我国广阔的农村建设中小城镇。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城镇化进展进入了高速进展时期。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面对小城镇进展中的问题,党中央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调整和法律规范小城镇进展。经过一段时间的进展,我国许多小城镇都已经初步具备了一部分城市功能,加之农村市场容量大,有比较好的基础可以实现农村工业化,我国农村城镇化进展潜力巨大。 (二)农村城镇化的意义。 随着城镇化的进展,农村的劳动力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多数居民到城镇中生活、工作,致使这些城镇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完善,协调进展。城镇作为农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既是城镇体系的基础,又是农村城与乡、工与农的结合部,因而,城镇化是提高我国城市化进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一)生活垃圾污染严重。 以前的农村除了青菜叶和瓜果皮,基本上没有其它什么多余的垃圾,可是随着农业产品在农民生活中不断增多,塑料袋、废旧电池、农药瓶等随处可见,这类垃圾含有大量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且极难降解。目前在农村,虽建立了部分固定的倾倒垃圾的地方,但这些倾倒的垃圾并没有被及时清运、回收和处理,有的地方虽然有人清运,但是清运后只是运到比较远的地方,如山脚下或者江河边、沟壑里等倾倒,任其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分解, 这些垃圾长期露天堆放产生了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不仅严重污染了大气,而且在堆放腐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二)农药、化肥污染加剧。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展,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污水灌溉、农村生活废弃物、水产养殖、乡镇企业的“三废”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粪便污染等问题,造成我国农村地区水体环境质量日趋下降。化学农药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