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步抓基础,建网络回归课本补漏缺三种性质力和牛顿运动定律三种性质力1.必须精通的几种方法(1)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2)正交分解法。(3)整体法与隔离法。(4)弹力和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5)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2.必须明确的易错易混点(1)运动的物体所受摩擦力不一定是滑动摩擦力、静止的物体所受摩擦力不一定是静摩擦力。(2)杆产生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绳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绳的方向。(3)受力分析时不能添力、漏力、错力。(4)不能将结点和滑轮的作用等同,定滑轮上两段绳受力大小相同,结点处两段绳受力不同,应按一般受力平衡分析。[例1][2014·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联考](多选)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斜劈A,底面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力F指向球心水平作用在光滑球B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当力F增大时,系统还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所受合外力增大B.A对竖直墙壁的压力增大C.B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增大D.墙面对A的摩擦力可能变为零[解析]本题考查力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斜劈A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因而A所受到的合力始终为零,选项A错误;以斜劈A和球B为研究对象,通过受力分析可知竖直墙壁对A的弹力增大,选项B正确;以球B为研究对象可知斜劈A对球B的弹力增大,因而地面对B的支持力增大,B对地面的压力增大,选项C正确;由于初始状态竖直墙壁对斜劈的摩擦力的方向未知,因而F增大时,墙面对A的摩擦力可能变为零,选项D正确。[答案]BCD[解题启示]处理整体与部分问题时,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至关重要,当分析系统外的受力时,通常选择整体法,当分析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时,通常选择隔离法。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1.必须精通的几种方法(1)图象法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2)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连接体问题。(3)逆向思维法处理匀减速直线运动。(4)正交分解法在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5)对称法分析竖直上抛运动。2.必须明确的易错易混点(1)处理刹车类问题时要注意在给定的时间内车是否已经停止运动。(2)物体沿斜面上冲时,从最高点返回时的加速度与上冲时的加速度不一定相同。(3)处理追及相遇问题时,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停止运动。(4)注意区分a、Δv、三个物理量。(5)由图象得到的加速度方向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时所取的正方向应保持一致。(6)超重或失重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不一定沿竖直方向。(7)“”“”加速度突然变化时,绳、杆产生的弹力可能跟着突变,而弹簧、橡皮筋产生的弹力不“”会突变。,[例2][2014·郑州质量预测]如图所示,工人用绳索拉铸件,铸件的质量是20kg,铸件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5。工人用80N的力拉动铸件,从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前进,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37°并保持不变,经4s后松手。求松手后铸件还能前进的距离。(g=10m/s2)[解析]工人拉铸件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cosα-f=ma1N1+Fsinα-mg=0又f=μN1解得a1=1.3m/s2松手时,铸件的速度v=a1t=5.2m/s设松手后,铸件的加速度为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2解得a2=2.5m/s2松手后,铸件滑行的距离是s==5.4m[答案]5.4m[解题启示]牛顿第二定律具有矢量性,应用其列方程时应规定正方向,一般取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同时注意因受力变化而造成摩擦力的大小发生变化的情况。质点运动的基本规律曲线运动1.必须精通的几种方法(1)两个分运动的轨迹及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2)小船渡河问题、绳和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的分析方法。(3)平抛运动、类平抛运动的分析方法。(4)火车转弯问题、竖直面内圆周运动问题的分析方法。2.必须明确的易错易混点(1)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2)合运动是物体的实际运动。(3)小船渡河时,最短位移不一定等于小河的宽度。(4)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其位移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同。(5)“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由合外力指向圆心方向的分力提供,向心力并不是物体额”外受到的力。(6)“”做离心运动的物体并没有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例1][2014·唐山统考](多选)如图所示,一同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A、B、C三个位置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