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种手段 激发同学学习语文的兴趣一、实验背景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内驱力,是由学科内部的刺激唤起的生理机制的潜能而发生的一种驱使同学去学好功课的内在动力。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心智进展的根本原因是一种内在的认知需要。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是求得课堂高效率的最佳途径。语文教学重在培育同学良好的识字、写字、阅读、习作等方面的能力素养。语文课堂本不应该是一潭死水,而应该是一条浪花跳跃、水声淙淙的清亮小溪。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课堂的“激趣”。“激趣”即激发同学的兴趣,它不同于简单的讲笑话、造笑料,而是要求语文老师充沛利用好教材、同学这两个因素,让浓厚的求知兴趣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2025 年 6 月,巴东县民族实验小学在州级骨干老师易红的主持下,开展了“激发同学学习兴趣 引导同学自主学习”(简称“激趣导学”)的课题讨论。该课题在我校进行四年多以来,我们语文课题组 30 位讨论老师,进行了积极的探究,从教材中、从生活中等渠道挖掘“趣味点”在课前活动、课中训练、课外活动等环节上,找到“趣味点”,想方设法地激发同学学习语文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实验目标 1、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有计划、有战略地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并使之逐渐增强。 2、在习作训练中,培育同学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表达生活的良好习惯。培育同学在习作中写自身的感受、写对人和事的态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 三、实验过程 第 一 阶 段 ( 2025 年 9 月 amp;mdash; amp;mdash;2025 年 7 月)。在全校开展主讲讨论课、示范课活动。我们第一轮组织学校的崔昌玉、刘红云、谭明翠陆卫、王虹、肖开旭、谭俊等十多位骨干老师展示阅读、作文教学课堂风采。整个课题组老师通过观课、议课活动摸索总结出了语文激趣导学的初步模式: 1、导语感染式。即“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图片辅助式。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再现生活情境,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协助同学理解课文内容。 3、音乐熏陶式。在课前或者课中播放优美的旋律,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渲染情境。 4、质疑探究式。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转换成问题,然后通过分组讨论或同桌沟通等形式,引导同学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活动中提高。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导学效果。 5、情境体验式。让同学上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