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期末测试卷必考(重点基础题)含解析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小烧杯放在一块沾有水的玻璃片上,加入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并用玻璃棒搅拌,玻璃片上的水结成了冰.由此可知( )A.该反应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氯化铵与氢氧化钡的反应为放热反应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Ba(OH)2→BaCl2+2NH3•H2O﹣Q2、短周期元素 X、Y、Z、W 分属三个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其中 Y 与 X、Z 均可形成 1︰1 或 1︰2 的二元化合物;X 与 Z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 与 W 的一种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常压下 Y 的单质为气态B.离子半径:W>Z>YC.X 与 Z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具有还原性D.W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3、我国科学家构建了一种有机框架物 M,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molM 可与足量 Na2CO3溶液反应生成 1.5molCO2B.苯环上的一氯化物有 3 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1molM 可与 1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4、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可以用 Si3N4、A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C.Ge(32 号元素)的单晶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D.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5、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Na+ K+ OH- Cl- B.Na+ Cu2+ SO42- NO3-C.Ca2+ HCO3- NO3- K+ D.Mg2+ Na+ SO42- Cl-6、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饱和硫酸铜溶液,均有固体析出蛋白质均发生变性B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滴加硝酸银溶液,未出现淡黄色沉淀溴乙烷未水解C向 2 支盛有 2 mL 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 2 滴相同浓度的氯化钠和碘化钠溶液,一支试管中出现黄色沉淀,另一支无明显现象Ksp(A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