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 1 单元 除 法 第 1 课时 分桃子 【教学内容】 教材第2 页例题及练一练第 1,2 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桃子”的故事情境,探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计算过程的联系,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3。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具体情境,培育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展数感。 【教学重点】 用竖式进行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教学准备】 PPT 课件、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老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 12×3= 20×4= 24×4= 36÷9= 80÷4= 600÷6=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PPT 课件出示教材第 2 页情境图)同学们,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桃子该收获了,小猴子们在忙着收桃子呢。这么多的桃子,怎么分?你们能帮助它们吗?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引导学生观察,主动思考,夯实除法意义。 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汇报在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利用“分桃子“的情境,鼓舞学生探究分法,并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夯实除法的意义. (二)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 1。重点解决“有 68 个桃子平均分给 2 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 2.探究 68÷2 的口算方法。 (1)独立探究(引导学生摆小棒并口算出结果)。 (2)组内沟通(说一说口算及摆小棒的过程)。 (3)集体汇报。 方法一:先分整篮的,再分单个的。 方法二:用小棒代替桃子分一分,先分整捆的,再分单根的。 方 法 三 : 先 分 整 十 数 , 6 个 十 ÷2=3 个 十 , 再 分 个 位数,8÷2=4,30+4=34. 3.竖式计算. 根据口算的过程,鼓舞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老师巡视,展示不同的表示方法。 沟通展示各自的竖式,结合前面分物的过程,说一说,竖式每步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让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先算十位,再算个位,数位要对齐。 四、深化探究,理解有余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1。根据情境再提出问题。 师:68 个桃子,平均分给 2 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得 34 个.这两只猴子对同学们想出的办法特别满意,正在兴奋的时候,又跑来了一只猴子,它想干什么呢? 师:68 个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