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吉林省延边州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质量检测-

吉林省延边州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质量检测-_第1页
1/9
吉林省延边州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质量检测-_第2页
2/9
吉林省延边州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质量检测-_第3页
3/9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24.“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该材料说明A.春秋时期周王对地方具有绝对控制权 B.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C.周末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D.战国时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被破坏【答案】D【解析】考点:分封制与宗法制。材料“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说的是分封制遭到破坏;材料“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说的是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材料“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说的是宗法制遭到破坏因此 D 项正确。25. “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B.经济的进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C.“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 【答案】C【解析】考点: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说明“大一统”民族心理对实现国家统一和避开长期分裂局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 C 项表述最符合题意,A B 两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强调文化心理的认同作用不符, D 项出现在明清时期与题意时间特征不符。26. 某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 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因而提高B.商品经济的进展,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C.棉纺织业兴起,以女性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吉林省延边州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质量检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