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5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洁净。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近年来,宋代文学讨论的突破与创新多集中于诗、文、笔记等以往关注较少的文体领域,而传统的词学讨论则相对较为沉寂。在此背景下,马里扬《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一书的出版,可谓为宋词讨论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宝贵的尝试。作者对其讨论有着非常自觉的反省,以“内美的镶边’这一巧妙譬喻为其工作定位。所谓“内美”,盖指词之为词的文体特性。深化阐明这一点固为词学讨论的根本要旨,然而作者自谓本书的讨论并不直接探究“内美”,而将先从“镶边”的工作做起。所谓“镶边”,作者借用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讨论论集》一书中的“外缘讨论”概念加以阐发,谓其为对与宋词文体特质相关的外缘因素之考察,但又与以文献、历史考证本身为目的的“外部讨论”有所不同:“外部讨论,侧重于文献的整理与作家生平及作品背景的查考,而外缘讨论则是在文学本体讨论之内的,也可以说是文学的历史与文化的批判,不是单纯的文献与历史的讨论”,其意图在于“借助文献学或历史学的方法,要来进入对文本的文学特性的讨论”。虽以对宋词“内美”的关怀为底色,然而占据本书主体并最能体现作者讨论功力的部分,仍是大量扎实、细腻甚至趋于烦琐的实证性考据工作。书中所呈现的推断与观点,皆建立在对诸如“犯曲”结构与文辞格式、王安石文集编撰、苏轼与杨绘之交往、晏几道歌词“投赠"事件等具体问题的辨析之上。在直接材料有限、史实面目不清的情况下,作者在茫茫史料间钩沉爬梳,如农民耕种般对一手文献材料一寸一寸地耐心耕耘,遂使史料间的隐晦联系逐渐显影,模糊的历史事件有了较为清楚的轮廓。尤令人敬佩的是,虽以深厚的考证功力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