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祁黄羊》课外知识点补充]四年级下册第九课祁黄羊教案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提供了祁黄羊课外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 【原文·出处】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尚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为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左传·襄公三年》节选 【翻译】 祁奚请求退休。晋侯问谁可以接替他(任中军尉)。祁奚推举了解狐,解狐是他的仇人。正要任命解狐,解狐却死了。晋侯又征求祁奚的意见,回答说:“祁午可以。”正当此时,(任中军尉副职的)羊舌职也死了,晋侯又问:“谁可以接替他?”祁奚答道:“羊舌赤适合。”就这样,晋侯便安排祁午做中军尉,羊舌赤佐助。君子赞扬祁奚在这件事上能推举有贤德的人。推举仇人,不是讨好;安排儿子,不是偏私;推举属下,不是结党。《尚书》上说:“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不偏私不结党,君王之道至大无边)。”说的就是祁奚了。解狐被举荐,祁午接任、羊舌赤获得官位,立了一个中军尉而成就了三件事,是由于能推举有贤德之人的缘故啊。正因为自己贤德,所以能举荐与自己一样的人。《诗经》上说:“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只因贤人有这样的德行,所以他的子孙能继承他的美德)。”祁奚算得上是“有”(有贤德的人)。 另一出处 《吕氏春秋·孟春纪》 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翻译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说:“南阳这个地方缺个县令,哪一个是担任这官职的合适人选呢?”祁黄羊答道:“解狐可以胜任。”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