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二《认识三角形》教案 《认识三角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75 页例 1 和“试一试”,76 页例2、“试一试”和随后的“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二 1,2 题。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在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且对三角形有一些感性认识。所以教学例 1 时选择从生活中的场景入手,通过让学生画三角形、说三角形特点,逐步总结出三角形概念及基本特征。教学例 2,也是从现实情境出发,通过测量人字梁高度,感知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由此抽象出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从实例到抽象概念,使学生获得正确而清楚的表象。 【学情分析】 学生在低年级时已经对三角形有了直观的认识和初步的感知,这种感知往往来自于生活,所以教学时例题的选择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抽象。画高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和已有知识进行练习,在比较中区分,从而正确的对知识体系进行重组和建构。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具体活动,认识三角形 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高与底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内)。 2.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究和发现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过程,积累一些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进展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理解三角形概念。 【教学难点】 会画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课时安排】 安排 1 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直角三角尺,学生每人一张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出示大桥夜景,提问:同学们,你能从这幅图中看到什么?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三角形? 多媒体展示存在于生活中的三角形。 揭题:生活中我们在许多地方见到过三角形,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能叫做三角形,三角形又有哪些特征呢?今日跟随老师一起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 二、 探究新知 (一) 、三角形概念、特征 1.画三角形 提出要求: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的三角形,你能画出来一个吗? 生尝试画三角形,老师巡视,收集学生存在的错误案例。 2.展示沟通,抽象概念 师提问:你画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小组沟通。 指名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