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黄河的主人》说课稿 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第九册第四组中的一篇课文《黄河的主人》。这是一篇散文,赞扬了黄河上撑着羊皮筏子的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因而被誉为“黄河的主人”。课文共八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小节——第四小节)写初次看到黄河上的羊皮筏子。第二部分(第五小节——第六小节)具体写作者看到的羊皮筏子上的情况。第三部分(第七小节——第八小节)写坐羊皮筏子的人的感受和对艄公的赞扬。 根据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 6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漂、系”两个多音字的用法,学会“提心吊胆、尝试”造句。 3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敏捷,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由于学生没有亲眼见过艄公在黄河上鼓浪前行的情景,缺乏已知经验,因此,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创设情境,展开想象,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黄河上鼓浪前行的情景,使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我设想分成两课时进行教学。下面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 以问题“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何称他黄河的主人?”引入文本的学习。 接着安排三读:一是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扫除字词障碍。二是检查读,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其间,认识多音字“漂、系”的用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初步理解“胆战心惊、如履平地、惊涛骇浪”等词语的意思。三是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媒体,了解羊皮筏子的制作、特征和功能。 最后布置作业:抄写词语,极书后第三题。 下面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 一复习导入 在上堂课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议一议自己心目中的艄公形象,并相机板书:勇敢智慧镇静机敏。通过复习勾起学生对艄公形象的回忆,自然引入到本课学习中去。 二自读自悟 根据学生沟通的艄公形象,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表现艄公精神品行的词句进行圈画、反复朗读体会,培育独立阅读、独立体会、独立感悟的能力。 三细读品味 这个环节在学生沟通学习收获、老师相机点拨、读读、品品中进行。根据学生的沟通情况,抓住关键字词,如“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让学生想象黄河的气概之大,在对语言文字有所感受的基础上,观看相应得录像,学生的体会更深了,自然就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再来看看羊皮筏子,它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