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困境与突围: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若干问题

困境与突围: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若干问题_第1页
1/6
困境与突围: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若干问题_第2页
2/6
困境与突围: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若干问题_第3页
3/6
困境与突围: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若干问题困境与突围: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若干问题 修改后刑事诉讼法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但羁押必要性概念如何准确界定;检察机关内部如何优化配置该项职权;羁押必要性审查实践的难点等,认识层面仍有诸多困惑,亟待厘氅。 一、概念解析要义:羁押必要性与审查连续性 (一)羁押概念 何谓羁押?羁即拘束,羁押(书)意为:拘留、拘押。权威的说法,是指司法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拘留、逮捕后,对被告人作出生效判决以前,持续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法律活动。 有人认为,羁押是指将依法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被告人羁押于看守所等羁押场所,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这种强制措施的目的在于防范被羁押人逃跑、串供、毁灭证据等阻碍诉讼的行为或者继续犯罪,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长期以来,我国刑事诉讼并无法定的羁押规则和司法审查制度。笔者以为,羁押并非独立的强制措施,而只是拘留或逮捕后的一种附属状态或自然状态――该状态以拘留、逮捕为手段,以失去人身自由为要征。 (二)什么是羁押必要性审查 顾名思义,就是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予以羁押以及羁押状态是否持续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羁押必要性审查,早在刑诉法修改以前即已存在,只是尚未作为一个独立的程序。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予以羁押进行审查;二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以后的羁押状态是否持续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包括如下情形:拘留必要性审查;逮捕必要性审查;捕后延长羁押期限的审查;捕后继续羁押的必要性审查,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继续羁押或者变更强制措施以及释放。这是狭义的羁押必要性审查,也是本文着墨的基点。 (三)人民检察院开展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的要旨,就是要体现羁押的必要性与审查的连续性 《刑事诉讼法》第 93 条正式确立了“对逮捕必要性的继续审查制度”,审查主体是人民检察院,应把握两层含义: 1.羁押必要性。所谓“必要性”,就是要排除其它的替代性措施,达到“非羁押不可”的状态标准。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围绕两个要点:一是对在押人员人身危险性、社会危害性的评估;二是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安全。理论上,凡是不会发生社会危险性、不会出现妨害刑事诉讼的情形下都可以适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实践中,要严格逮捕标准与条件,努力实现逮捕权“去工具化”,最大限度防范“以捕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困境与突围: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若干问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