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习题答案1. 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都是贸易的一种,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一种套利行为,这种套利行为寻求产品或者服务之间的差价,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比如说 A 地的产品价格低于 B 地,B 地就会向 A 地购买产品;否则,B 地就会把产品销售到A 地;A 和 B 可以是同一国家的企业,也可以是不同国家的企业。2.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有很大的区别,导致区别的主要原因是主权国家自己的贸易政策与国际贸易行为的冲突,而世界经济中又缺乏一个统筹考虑的强有力的全球性政府来协调各方利益与矛盾。国际贸易牵涉到的都是主权国家, 每个主权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在同一国家内,不同地区或者不同个体之间的贸易,都是在市场供需的原则下,根据同一国家的同一套法律和规章制度进行,任何交易都不能违反这些法律和规章制度,否则国内的法庭就要进行裁决。但是,这些各国的贸易政策几乎都是从保护本国某些利益团体出发,实施这些贸易政策的政府几乎都不会去考虑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就使得在国际贸易中常常会发生贸易冲突和纠纷,而主权国家之间又缺乏一个共同认可的全球性的最高法院来裁决这些纠纷。虽然有些国际组织存在,例如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组织等,并且可以对国家之间的贸易纠纷进行仲裁,但是一旦发生贸易纠纷,主权国家仍可以不受其制约,这些国际组织也没有强有力的执法机构来使主权国家就范,最后,造成了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巨大差别。本章中的欧盟与中国纺织品贸易纠纷的案例中,随着欧盟对中国的纺织品配额限制的降低,欧盟的纺织品企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对政府大举游说。之后,欧盟开始启动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应急保护调查,并且宣布对中国出口的部分纺织品设立限制,美国随后也在 5 月对部分中国纺织产品设置进口限制,中国和欧美之间有关纺织品的贸易争端开始硝烟四起。但是,一方面是限制中国的纺织品进入,另一方面欧盟内的零售商和进口商又因缺货而怨声载道,纷纷指责欧盟政府。假如把全世界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这个全球国家里有一个最高法院,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那么欧盟对中国的纺织品销售的贸易限制根本就不会存在,也不会产生这么多的冲突和矛盾。3.在本章中,从六个方面对现今世界贸易的状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在2025 年的世界贸易中,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进出口增长率都在 20%左右,其中,虽然中国所占的份额较小,但其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对不同行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