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学习发言材料 第 1 篇: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青岛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高 青 (2025 年 10 月 23 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老师们、同学们: 今日,我们在这里举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研讨会”,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高素养人才的客观要求。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项理论创新活动,又是一项教育实践活动,只有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才能确保这一活动的方向性和实效性。今日既然是一个学术研讨会,我也想借此机会就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将其融入学校办学全过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质,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具有更高的理论概括,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要旨,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具有稳定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在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培育,必须融入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中长期进展规划和人才培育全过程,落实到办学理念、培育计划、课程设置、文化建设和教育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要建立完善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和人财物保障体系,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努力培育德智体美全面进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马克思在《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一文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它具有先进性、彻底性、开放性等理论特征。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主导地位,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探究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参加讨论,畅所欲言,在争论、辩论中引导青年更好地认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