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环境寄生虫学:寄生虫与环境能以不同的方式互相影响,该学科就是利用寄生虫来监测环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2.免疫寄生虫学:是讨论寄生现象和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免疫学方面的科学。3.免疫流行病学:是以流行病学的形式与方法讨论免疫力的群体效应,即讨论宿主个体的免疫差别是如何影响致病因素的群体生物学表现,讨论通常还包括运用数学模型及血清流行病学等方法。4.非消除性免疫:大多数寄生虫感染可引起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这仅仅是一种不完全的保护性免疫力,宿主体内的寄生虫并不能被彻底清除,而是维持在一个低水平状态,与宿主的特异保护性免疫力同在;一旦用药物清除体内的残余寄生虫后,宿主已获得的这种免疫力即逐渐消逝。包括带虫免疫和伴随免疫。5.消除性免疫:未经治疗,宿主即能消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保护性免疫力。如:硕大利什曼原虫的东方疖。6.获得性非特异性免疫:宿主受到与抗寄生虫效应的靶抗原无关的病原体的提取物或某些合成产物的刺激所产生的保护力,它并不针对某特定的靶病原体,而是可抵抗多种感染因子(包括单细胞的原虫和细菌,多细胞的蠕虫,甚至肿瘤等)的攻击。7.带虫免疫:某些血内寄生原虫感染后,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原有的原虫,使其数量明显下降,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临床症状消逝,呈带虫状态,但不能完全清除体内的虫体,可抵抗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体内无此虫时此免疫力即消逝,这种免疫状态就是~。8.伴随免疫:人感染某些蠕虫(如:血吸虫)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患者门静脉内仍有成虫寄生和产卵,但宿主对再感染有一定免疫力,而无损于体内的成虫,当体内成虫消逝后此免疫力也消逝,这种免疫称为~。 9、流行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受感染的人,通常以百分比表示。10、感染度:是指一个个体的虫荷或一组个体的平均虫荷,在人群中只能通过定量的虫卵计数表示,但也有少量尸检的讨论测定虫荷数。流行率和感染度有着内在的联系,一般,人群流行率越高,感染者的平均感染度就越高。 11、(新)感染的发生率:是指原先未感染的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受感染,以年百分率表示,通常在儿童中计算。 问答题1.何谓超敏反应?分别可见于哪些寄生虫病?超敏反应是处于免疫状态的机体,当再次接触相应抗原或变应原时出现的异常反应,常导致宿主组织损伤和免疫病理变化。根据 Gell 和 Coombs 关于超敏反应的分类,寄生虫感染的超敏反应也可分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