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上学期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研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以推动高效课堂改革为中心,以培育培训老师为核心,以教研活动为工作手段,以课题讨论为载体,大力开展课程、教材和教法的实验与讨论,切实抓好品德课程骨干老师队伍建设,保证我校品德课程全面实施顺利进行。二、工作任务和措施要点(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自能高效课堂1.建立讨论团队,打造讨论特色。建立品德与生活(社会)讨论团队, 每一个学校各推举一名在任的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老师(本部 2-3 名),建立临沂第六实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讨论团队。讨论团队将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准观察点,通过课题讨论、专题研讨课、分析课、展示课等形式,积极开展教学讨论,提倡个性讨论,提升老师教学水平及课程实施能力。2.开展专题讨论,提升教学水平。学习市教研室的经验,开展品德与生活(社会)专题课堂教学讨论,比如:地理专题、历史专题等。通过同课异构、同课同构等教研活动,提高老师对此专题教学的整体的把握,系统地掌握教学方法。3.努力上好常态课,做好高效保障。这是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障。我们重点搞好常态课的讨论,引领老师讨论如何上好常态课,如何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老师要深化研读每一课教材,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组织引导学生当堂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既定目标。4.用心打造精品课,共同提高借鉴。每位老师在本阶段及此后每个学期分别打造 1-2 节体现先进教学理念、高水平、高效率的精品课,在学校范围内公开执教,以达到互相沟通,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5.教干深化一线,引领老师改革。落实教干、教研员包靠村小、教研组制度,积极开展“下水课”活动,教研员不少于 10 节课,要在“专业化进展”上下功夫,促进自身内涵进展,提高讨论水平和指导水平。教干要深化参加一线教研,开讨论课,做教学报告,引领广阔老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6.开展教学改革,打造个性课堂。鼓舞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课前调查活动、课中实践活动、课后践行活动三个方面实践,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探讨课堂教学,并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平常的课堂教学,努力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二)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1.学习先进理念,提高业务素养。仔细钻研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和临沂市的课堂教学策略,以及新推广的区“小学品德与生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