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八册第 43 页例 3。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计算简便。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育学生探究、讨论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的知识基础上,自己 探究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我们学过哪些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怎样用字母表示? 2、 简算。 155+264+36 25×5×4 ( 20+18 ) ×15 83×115+115×17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时让学生说说各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3、 简算。 2000-368-132 1814-378-422 小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 二、 新授。 1、 教学例 3 (1)出示例题:一共有 25 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 5 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 1250 元,每棵树苗多少钱? (2)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怎样列式? (3)学生列式:(要求学生说出每一种列式的理由) 第一种:1250÷25÷5 提问:1250÷25 表示什么?(每个小组购买树苗花了多少钱)50÷5 又表示什么?(每棵树苗多少钱) 第二种:1250÷(25×5) 提问:25×5 表示什么?(25 个小组一共种了多少棵树苗)1250÷125 又表示会么?(每棵树苗多少钱) (4)谈话:这两种列式都表示每棵树苗多少钱,那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1250÷25÷5=1250÷(25×5) (5)想一想: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我们可以怎样算?学生分组讨论。 (一种:同级运算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另一种: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和。) (6)谈话:上面的连除算式怎样用字母表示?a÷b÷c=a÷(b×c) (7)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 2、练习 (1)完成课本第 43 页的做一做第 1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老师讲评时指名说说这题是根据什么进行简便计算的。 (2)完成课本第 43 页的做一做第 2 题。 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然后列式计算。 三、 课堂小结。 四、 作业:补充习题。 附:板书设计 连除的简便计算 a+b=b+a 例 3 (a+b)=a+(b+c) 1250÷25÷5 1250÷(25×5) a×b=b×a =50÷5 =1250÷125 (a×b)×c=a×(b×c) =10 ( 元 ) =10(元) (a+b)×c=a×c+b×c 1250÷25÷5 = 1250÷(25×5) a-b-c=a-(b+c)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和。 a÷b÷c=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