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小课题实施方案根据莘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小课题讨论”的实施意见(莘教发【##年】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为使小课题讨论工作在我校扎实有效地深化开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中国教育和改革进展纲要》为指针,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以培育老师的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为基点,以促进老师专业进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坚持面对实际,重在实效,面对老师,重在通过小课题讨论,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老师自身的专业进展,使老师不断适应教育改革与进展的需要。二、工作目标1、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创建合作、共享、创新的学校文化,创建老师进展型学校。2、讨论和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真实的问题。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切入点,老师根据自身实际,个人兴趣,对教学实践中的发现的问题进行立项讨论,促进教育教学问题,特别是课改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3、引导老师在实践中学会讨论,成为学习者、讨论者,提高自我进展意识,实现老师专业生命的真正回归。4、提高教育质量。扎实、高效地讨论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极力促进讨论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三、小课题讨论的界定小学老师的课题讨论是一种“面对真问题、开展真讨论、获得真进展”的行动讨论;是一种小步子推动、从小环节切入、讨论小问题的“小课题”讨论;是一种源于实践、服务实践、在实践中讨论的实践讨论;是一种低起点、低要求、重心降低的草根讨论;是一种易接受、易操作、容易见效的应用讨论;是一种贴近老师、贴近生活、贴近工作实际的田野讨论。小课题讨论,它是与专家学者所做的或者“规划立项”的大课题讨论相对而言的,主要是指中小学老师在短时期内以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或者自我经验作为课题,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讨论,探寻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对策的课题讨论形式。四、小课题讨论的途径小课题讨论常常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老师个人为主体、从实际出发开展教学讨论。在小课题讨论过程中,老师们可根据各自的不同兴趣、不同特长、不同需要和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不同问题进行个性化的讨论,甚至得出个性化的结论。五、小课题讨论的要素小课题讨论的目的是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的专业进展;讨论的对象是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当中具体的、细小的、真实的问题;讨论的方法是校本讨论、行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