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 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 68 页“1000 以内数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 1000 以内数的产生和作用。2.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掌握数数方法,知道 10 个一是十,10 个十是一百,10 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的关系。3.经历观察、实践、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4.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欢乐。三、教学重点:会数 1000 以内的数,知道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四、教学难点: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五、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小棒(每小组 1000 根)。六、教学要素:1.已有的知识经验:(1)20 以内数的认识,100 以内数的认识。(2)生活中1000 以内数的认识。2.原型:小棒、计数器。3.探究的问题:(1)怎样数更大的数?(2)关于数数,你们有什么新发现?七、教学过程:(一)唤起与生成1.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大于 100 而在 1000 以内的数。同学们,在刚才这些漂亮的画面中,还包含了许多数学信息呢!播放课件(闪字),例如 635 万米中的 635,520 平方米中的 520,468 米中的468,193 千米中的 193。接着播放(数上升,画下降),这些数和我们以前认识的数一样吗?2.回顾 100 以内数的认识。在认识 100 以内数的时候,我们用到了小棒。课件出示(杂乱的 10 根小棒)这是几根小棒?我们一起数一数!课件出示(学生跟着一个一个的数)。一个一个的数,10 个一是十。(板书:10 个一是十)。这一小捆是 10 根,我们一捆一捆的数。假如我们一十一十的数,10 个十是多少呢?(板书:10 个十是一百)。3.揭示课题:100 以内的数,我们都会数了,下面我们来数更大的数。(二)探究与解决1.怎样数更大的数?在你们每小组的学具框里放了一些小棒(正好是 200 根),你们觉得有多少根?数一数,课件出示要求:〈一〉小组合作数,〈二〉数的要快,〈三〉数的要准确。(1)那怎么数才能做到这三个要求呢?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沟通,再根据小组讨论的方法数,看哪个小组数的又快又准?(2)学生数数活动。(3)展示沟通:组一:(先问,你们数出了多少根?再问,怎么数的?)一共是 200 根小棒。我们组一个一个的数,10 根组成一小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