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公开课《田园风光》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的 1、经历从复杂的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培育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育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并在合作与沟通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1、整体感知画面。 出示田园风光图。 提问:这幅图的是什么地方的情景?画面中有哪些景物?你认为画面可以分成哪几个场景? 学生小组内讨论沟通。小组代表汇报:有苹果园、养蜂场、养兔场、养猪场、耕地和学生过河 6 个场景。 提问:你看到图中的方向标了吗?根据方向标你能说出 6 个场景的位置关系吗?学生先在小组内沟通,再在班内汇报。 提问:假如把田园分成两部分,你能按自北向南的方向,说一说田园的西半部分和东半部分各有什么关系吗? 指名回答。 2、分块解决问题。 (1)苹果园。 提问:观察苹果园的画面和文字,说一说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你能解答小番茄提出的问题吗? 各自列式解答,指名说说解题的方法。 提问:根据苹果园每行有 8 棵苹果树这一事实,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一人提问题,全班学生解答。 (2)养蜂场 谈话:在离苹果园不远的地方,蜜蜂们正在不停地忙碌,你能从图上看出什么?小蘑菇提出了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 人人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 谈话:根据从图上看到的蜂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同组的学生列式解答。 (3)养兔场 谈话:漂亮的田园里生活着很多可爱的兔子,你从图上看到养了哪些兔子? 小组内合作沟通,提出并解决问题,看哪一组提出并解决的问题多。 小组代表在班内汇报提出的问题,其他组的学生回答如何解决。 (4)养猪场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场景,提问:从养猪场的场景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一人提问题,本组内其他学生回答。 小组代表说出本组计算的结果,指定其他组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5)耕地 提问:观察耕地图,说说小蘑菇提出了什么问题。 在小组内讨论这个问题如何解答。例如,学生可以这样想:耕一块地用了 8 分钟,耕 7 块地用了 56 分钟,56 分钟不满一小时,所以 1 小时能把 7 块地耕完。 向本班汇报本组的解决方法。 (6)学生过河 谈话:观察图画,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在小组内沟通。 猜一猜: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