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起跑线上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谈小学低年级数学听说问写能力的培育》 美国作家赛珍珠说过: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这种“发育”来源于教育上学习能力的培育,而“培育”要从启蒙抓起,从小学低年级的课堂中开始贯穿,才能筑起良好习惯的桥梁,才能让学生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数学能力的培育主要体现在听、说、问、写四个方面,如何让学生抓住这关键时机,老师和家长都要提高认识。一、会听——能力腾飞的翅膀俗话说:倾听也是会学习的一种方法,也是沟通的一种方式。听,要有目的性、带思考性的听。别人的思想和自己的思想发生碰撞沟通,萌发出新的火花,促进了个人思想之花的开放。课堂上的倾听,包括听老师讲和听同学发言。听老师讲,主要是听老师讲解的算理,抓住重点,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听同学发言主要是推断发言同学的思路是否正确,吸纳合理的、对自己的想法有促进的内容,对那些不合理的、自己存有不同意见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待进一步的沟通。在“同”中寻找共鸣,在“异”中寻找切合点。如:要解决“每条船限乘 4 人,24 人要租几条船?”一问题,大部分同学通过摆圆片:4 个一组,得出要租 6 条船。而善于思考的同学提出疑问:每条船限乘 4 人不代表只能乘 4 人,也可以乘 3 人,需要租 8 条船。在这个切合点有的同学接着指出:假如每条船乘 3 人花钱不合算,还是乘 4 人比较经济,最终又产生了共鸣。能针对一个问题碰撞出沟通的火花,说明同学们在倾听别人的发言。在此过程需要老师做好仔细倾听同学发言的榜样,并对其他仔细倾听的学生予以表扬,激励学生的倾听行为。而此过程中老师的主要角色还是一个“侦查员”,观察学生的眼神、神态、动作等,看其是否真的在听、会听。适时表扬听者,而非只针对发言者。会听是学习能力提升的前提。二、敢说——展现魅力的自我数学是一门思维型学科。数学课堂上的说,展示了学生的思考过程。重视数学语言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作为老师,要不断鼓舞学生“大胆说出来”。新课程标准提倡从现实生活出发,制造一定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语言训练提供了条件。说的形式可以多样,如:师提问,生说;生提问,生说;通过观察图说其所想;通过动手操作谈其所得;口头编相关数学题;可设学生感兴趣的数学小故事演讲课等。这一切都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算理在数学课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从过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