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五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气候变暖后,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等增多,将加重草地土壤侵蚀、潜在荒漠化或沙漠化的趋势。根据最近的统计,全球气候变暖及相关的极端气候事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40年平均上升了10倍,反映出全球气候变暖对社会经济有关部门不利影响的一个侧面。 亚洲各国在过去 20 年,每年平均有 4 亿人面对洪灾。而在 1987 至 1997 年间 ,44%的洪灾发生于亚洲地区,夺去 228,000 人的性命,是全世界洪灾死亡人数的93%,而经济损失高达 1,360 亿美元。 在中国,1998 至 2003 年间的洪灾,导致经济损失达到 300 亿美元,夺去超过4,000 人的性命,使超过 350 万人无家可归,及破坏大量农作物。在其他地区,旱灾影响了 9,000 万人,680 万头牲畜,和破坏 770 万公顷的农地。调查研究显示中国的主粮,包括稻米、小麦和玉米,收成减少了 37%。 在印度,2002 年 5 月,单在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便录得摄氏 45.6 度的最高气温,夺去 1,000 人的性命。1999 年,在东部的奥里萨邦(Orissa),洪灾夺去数以千计村民的性 命。而在北部,和邻国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六月的气温更上升至摄氏 47 度。 2004 年,日本录得有史以来最多的十个台风吹袭,其中两个,包括『米雷』和『马鞍』更在十日内吹袭。『蝎虎』(Tokage)更是十六年来吹袭日本威力 最强的台风,也是自 1983 年以来导致最多人命伤亡的台风。 在菲律宾,2004 年年底,四个台风和热带风暴带来广泛破坏,导致超过1,000 人死亡,1,000 人受伤,53,000 个家庭无家可归,及超过 10,000 公顷农地遭受破坏。 而横跨印度-太平洋地区,由于海水水温上升,导致珊瑚的白化和死亡,威胁到整个珊瑚礁系统的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