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登山-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登山 使用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 17 课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列宁登山看日出走过靠近深渊的小路,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故事。本课位于第五单元,教学训练重点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但考虑到课文内容较多,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在本课中只起到了练习和巩固作用,因此决定将此放于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的品质。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住课文主要内容。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闪耀”“锻炼”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重点:1、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四、教具使用:自制课件、小黑板。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程序: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根据课文内容分段,归纳段落大意,为第二课时抓课文内容做下铺垫。2、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意志的品质。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目标:温故知新,导入课题。1、出示“绿色的办公室”的图片2、导语:十月革命前,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仍坚持革命工作。是什么力量使他克服困难,如此坚韧?[略停顿]3、今日学习一篇同样背景的关于列宁的课文(板书课题:17.登山,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目标:从多方面汇报预习情况,老师可针对此教学过程做适当调整。步骤: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书上的语系标记,汇报你的预习情况。(1)分段;(2)两次经过那条危险的小路;(3)路很危险;(4)根据预习要求画出了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案一]画出了(出示小黑板)这段话在课文中确实有很深的含义,还有哪些同学也画出了这段话,一起来读。[方案二]没有画出预习要求中要求同学们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你画了吗?(5)质疑问难(注:以上几个小步骤均可打乱,对于同学没有汇报到的内容,老师可做适当点拨。随机板书:第一次、第二次)。2、小结:听了同学们的预习汇报,老师发现许多同学在课前就做到了一边读一边想,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对于大家共同存疑的地方,可以边学边理解,也可随时提出。3、过渡:预习汇报中,有几位同学曾经提到列宁两次经过了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