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表现及教育转化策略合肥市屯溪路小学 李君一、案例陈述个案的主要问题: 斐斐 女 11 岁 主要表现为: 1、纪律方面:遵守纪律、课堂上从不插嘴、也几乎不发言。 2、学习方面:对待学习感觉是按部就班,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缺乏学习兴趣和对于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常常听课精力不集中,稍有难度的作业则完成情况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 3、思想方面:表面感觉有点高傲,但其实自卑孤僻,朋友很少,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消沉。事件回放: 班级同学订杂志带来的 100 元钱丢失,一位同学中午回不了家用来吃午饭的 20 元也不见……事后有几位同学都说看见斐斐翻了当事者的书包,还以为是经过人家同意的,所以并没有阻止! 案情并不复杂,我找斐斐单独谈话,很快她就承认了是自己所为。但是我震惊的是,她看起来相当镇定,脸上看不出丝毫表情。通过谈话,让斐斐换位思考,她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令人惊讶的是,拿走的这些钱她都没有花,而且最后她自己也都交出来了。我安排远远跟踪的同学说,斐斐好像是把偷来的钱放在卫生间里面,(因为她进入卫生间后拿出来的)至于具体放在什么位置,他们也没有看到!几次交出来的钱都被折成了一个个小方形,平平整整的!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好几次,我找来孩子妈妈反映情况。结果很吃惊:原来妈妈竟然知道!斐斐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孩子跟妈妈生活。但是父亲表达出自己对孩子的亏欠,所以隔三差五就来接孩子到他那边去。孩子在父亲新组建的家庭中对女主人以及同父异母的弟弟表现出很大的仇恨情绪,常常用剪刀把女主人的衣服剪破,项链扯断等等原来她想报复爸爸和阿姨,但是每次爸爸都表现得很愧疚,很亏欠,并且从不责备孩子!孩子变得越来越大胆,由破坏物品进展到偷偷拿走大人的钱,甚至一切与爸爸有关的人的钱她都偷过,(包括奶奶,大姑)偷来之后她也不花(实际上有妈妈的照顾,她并不缺钱花),直到大人发现并询问她时,她才会承认!她总觉得爸爸新家中的一切原本都是她和妈妈的!这样的情绪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演变成控制不住自己总想要拿别人钱或物品的欲望……二、偷窃行为成因分析1、主观原因① 逆反心理②嫉妒心理④炫耀心理⑤攀比心理2、客观原因① 家庭环境的影响②社会环境的影响③学校教育的影响通过和斐斐妈妈的多次谈话,能感觉到孩子的这种偷窃行为成因比较复杂,但是主要还是家庭环境的因素造成的。在孩子妈妈的表述以及在学校的几次观察,我发现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