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课《天地在我心》说课设计一、说教材 《天地在我心》是小学人音版第十册第三课《幻想》中的欣赏曲,对于《宝莲灯》这部动画片同学都很熟悉,却很少有同学知道这部电影取材于民间神话《劈山救母》。影片中的插曲《天地在我心》由男高音独唱,旋律优美、抒情,抒发了思念和深爱母亲的真挚感情。歌曲为三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包括两个乐句。前句(“天上的星星……一切都没生气”)低迷绯徊,后句(“每一个孤独的……默默地思念你?”)旋律上扬,委婉动荡。这一段表示了魂牵梦萦、思念母亲的痛苦心情。第二乐段以前一乐段的音乐为基础,旋律提高了一个八度,情绪变得亢奋、强烈,宣泄出对母亲火热的感情,并表达了“信任我会发明奇迹”战胜邪恶、劈山救母的坚定决心。最后,“天地已融化在我心里”的音乐是省略的再现,气氛宁静,情绪由激动转为平和,蕴含着对自身拥有的力量的自信和对光明的未来的向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 通过倾听《天地在我心》进一步拓展同学的幻想力,促进思维的进展。 2、 通过对动画片《宝莲灯》的插曲的欣赏,了解神话故事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幻想寄予。 3、 倾听中由电声音乐演奏的作品所造成的奇妙气氛中,让同学感受幻想的意境。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三个目标,我制定了四个教学环节,分别是情境导入、倾听感受、拓展感受、课堂小结四个教学环节。下面我就四个教学环节作具体介绍。 (一)、情境导入 1、由电影故事导入。 如老师设问:谁能介绍一下动画片《宝莲灯》的故事? (在同学的回答之后老师归纳)[这样的设计其主要目的是能够在一开始就引起同学的注意力,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二)、倾听感受 1、通过故事引出动画片的插曲《天地在我心》,进行第一次倾听。[通过第一次倾听,让同学初步感知音乐的风格,明白是动画片中的哪个主角在表达情感。] 2、通过讨论第二次倾听歌曲,让同学体会歌词的情感,并让同学谈谈感受。[此环节的设计主要的目的是让同学体会旋律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3、再听歌曲。[布置同学第三次倾听全曲的主要的目的是让同学通过音乐进行想象,演唱这首插曲时的影片画面和描述的故事内容会是什么。] (三)、拓展感受 1、设问同学,听到这样的音乐的为什么会展开如此想象呢?是什么样的音乐表示出这么丰富的画面呢?以这样的问题引出电声音乐。[通过设问,再次激发同学的兴趣,拓展同学的幻想能力,让同学了解电声音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