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有趣的平面图形》含反思 《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有趣的平面图形》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2.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二、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几种图形的组合和转换关系。 四、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幼儿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五、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日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屈;老师.教,案网出处"(随音乐进入活动室)2、老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捡自己喜爱的颜色、形状的石头。"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舞幼儿边操作边沟通。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爱的石头(颜色、形状)。 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分类练习)2.幼儿操作--铺"石头"(1)谈话引入。 大家捡到了那么多美丽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提出几点要求: ① 要把"坑"填满。 ② 不要用太多的胶水。 ③ 遇到问题动脑筋想办法,找伙伴帮忙。 (3)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开动脑筋--拼"石头" (1)抛出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正好有坑没有铺好的,该怎么办? (2)幼儿再次操作 (3)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拼在一起铺平地上的"坑"。 (4)老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4、踩"石头": 1)"路铺平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老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 2~3 次。 六、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也是这种形状。 活动反思: 《有趣的平面图形》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半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正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六种图形。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