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书写的内容及顺序整理撰写教案(教学活动设计)是每一位老师的基本功。它体现了老师在进行具体的教育活动之前所具备的计划与准备能力。在基于《指南》、《规程》、《纲要》等的基础上,我对教案书写的内容以及顺序进行以下梳理: 1、教学活动的信息包括以下几点: (1)活动的名称; (2)教学活动所属的课程领域(如语言、数学等); (3)参加活动的孩子的人数及年龄; (4)书写教案的时间、活动开展的时间、活动开展的地点。 (5)活动所需要的时间。 2、活动原理及动机 表述开展这一活动的充足理由,点明《指南》哪一条要求,回答为何在此时此地对幼儿进行此教育活动;联系实际,活动的目的要建立在了解幼儿现状的基础上,说明从孩子身上观察到的现象。 3、活动的教育目的 老师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培育孩子获得的概念、意识、态度、技能技巧等。老师的表述要有清楚指向,逐条分层表明。 4、活动的重难点 分清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指教学活动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中心内容。难点是从幼儿实际出发,幼儿难以理解或领悟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明确分条写出本次教育活动的重点、难点。 5、活动准备 列出活动所需各项准备,包括知识经验准备和材料准备。 6、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有完整性和流畅性,有具体步骤、方法,要详细写出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导入、进展、转折、提问、延伸、结束等的具体步骤及方法。 7、落实与批注 老师备课中二次备课修改及批注均用红色笔执行,可由其他人员进行批注。 8、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老师要对自己设计和实施的教学活动作一完整全面的思考、评价及总结。总结的内容包括对活动内容、教学方法、幼儿行为表现的反思,也包含老师对自身行为、教学特点等方面的反思。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对活动的调整、修正或改变的方案。 教案的书写对于上好一节课有指导引领的作用,所以书写方面要格外仔细,在进行教育活动的时候才能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