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改革中的整合观什么是整合? 整合,顾名思义,就是把分开的部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什么是整合课程? 整合课程就是把课程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整合,不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了,而是从培育身心和谐进展的完整的人这样一个目标出发,把儿童需要学习的内容、需要获得的关键经验,回归儿童的生活当中,根据生活的逻辑来组织,来开展,这种组织和展开,强调自然性、强调有机联系,而不是硬要人为地把没有联系的东西拼凑在一起。 整合它要相互融合,根据一定的事物的内在规律、内在逻辑——儿童的生活来进行。整合的课程必定是生活化的,它要以儿童感兴趣的主题或是问题为中心。“活动”的概念特别强调的是儿童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课程改革中,儿童是课程中的核心要素,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家都非常关注孩子的兴趣。作为一个教育都他还有一个责任:要引导孩子有效地学习。即教育的、教学的效应问题,到底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我们怎么引导他更加有效的学习。观察孩子成为有针对性指导的一个重要依据。不断探究、发现事物的原因,这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解决问题在于尊重、顺应孩子的思考逻辑,允许孩子思考、尝试、失败、再思考、再尝试。儿童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想办法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然后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这个假设,证实或证伪,这个对方法的学习、方法的体验,仍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其本身就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课程、活动的进行就是顺着儿童认识事物的自然本性的逻辑来展开。不见得最后所得出的那个结论是最重要的。一个高水平的整合课程必须是比较生活化的。是以儿童感兴趣的主题为中心的。所以它的进行就像日常生活中儿童去认识、探究事物一样,自然地进展。为什么要提倡整合课程?课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一、从儿童进展和学习特点来看心理学的讨论表明人的心理本身具备整合特征,认知、情感、社会性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的有效运用需在丰富、具体的环境中实现,分科课程中儿童无法把经验与课程相联系。学习心理学也表明,只有当知识存在于情境中,跟生活实际有联系,且呈现方式是循序的、多层次的,儿童学习的内容和他的生活中面临的要解决的问题之间有关系,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儿童是在他已有的知识、背景、经验基础上,用整体、连续的方式建构,所以课程本身要围绕生活、实践问题、主题来组织。因为儿童的学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