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1.以流域图、河流剖面图、景观图为载体,考查水循环、河流补给类型及特点、河流水文特征等知识。如 2018·全国卷Ⅱ·T10、11,2018·全国卷Ⅲ·T8;2017·全国卷Ⅰ·T6、7;2016·全国卷Ⅲ·T7~9,2016·全国卷Ⅱ·T9~11;2015·全国卷Ⅱ·T9~11等。2.以区域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水资源的分布及合理利用。如2015·全国卷Ⅰ·T7~9等。1.区域认知:准确进行区域定位,深刻把握区域的气候特征、水文特征。2.综合思维:把握水循环的原理,理解其地理意义,综合分析水循环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地理实践力:在生产、生活中充分利用水循环原理解决具体问题。4.人地协调观:通过水资源问题成因的分析,树立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促进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知识点一|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及人类施加的影响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大类型及主要环节类型主要环节名称特点海陆间循环① 蒸发,③水汽输送,④降水,⑤地表径流,⑥下渗,⑦地下径流最重要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海上内循环① 蒸发,②降水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重要作用陆地内循环④ 降水,⑧蒸发, ⑨蒸腾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2.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 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的增多使地下水位提高,还会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② 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1③ 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2)不利影响——→→→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3.影响降水的因素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流域面积同地表径流量成正比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地质条件(土壤质地)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或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地表径流减少蒸发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减少地表径流人类活动沿岸取水会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