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曲线的分析方法1.中和滴定曲线(pH 曲线)的说明(以 0.100 0 mol·L-1 NaOH 溶液滴定 20.00 mL 0.100 0 mol·L-1盐酸为例)2.中和滴定曲线示例分析已知 25 ℃下 CH3COOH 的电离常数 K=1.6×10-5。该温度下,向 20 mL 0.01 mol·L-1 CH3COOH 溶液中逐滴加入 0.01 mol·L-1 KOH 溶液,其 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已知 lg 4=0.6)(1)a 点溶液中 c(H+)为 4×10 - 4 _mol·L - 1 ,pH 约为 3.4。(2)a、b、c、d 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c 点,滴定过程中宜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在 c 点以上 (填“c 点以上”或“c 点以下”)。(3)V0< 20 mL(填“>”“<”或“=”)。(4)c 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K+)=c(CH3COO-)>c(H+)=c(OH-)。(5)当 V[NaOH(aq)]=20 mL 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 (Na + )> c (CH 3COO - )> c (OH - )> c (H + ) 。[深度归纳] 滴定曲线分析的方法(1)分析步骤:首先看纵坐标,搞清楚是酸加入碱中,还是碱加入酸中;其次看起点,起点可以看出酸性或碱性的强弱;再次找滴定终点和 pH=7 的中性点,判断滴定终点的酸碱性,然后确定中性点(pH=7)的位置;最后分析其他的特殊点(如滴定一半点,过量一半点等),分析酸、碱过量情况。 (2)滴定过程中的定量关系:①电荷守恒关系在任何时候均存在;②物料守恒可以根据加入酸的物质的量和加入碱的物质的量进行确定。[典例导航](2017·全国卷Ⅰ)常温下将 NaOH 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 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a2(H2X)的数量级为 10-6B.曲线 N 表示 pH 与 lg 的变化关系C.NaHX 溶液中 c(H+)>c(OH-)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c(H+)[思路点拨] (1)Ka1=⇒pH+lg Ka1=lg 。(2)Ka2=⇒pH+lg Ka2=lg 。(3)lg =0.0⇒=1(pH<7)⇒NaHX 溶液呈酸性。(4)=1(pH<7)⇒中性(pH=7)时 c(X2-)>c(HX-)。解析:由 H2XH++HX-可知:Ka1=,则 c(H+)=,等式两边同取负对数可得:pH1=-lgKa1+lg。同理,由 HX-H++X2-可得:pH2=-lgKa2+lg 。因 1>Ka1>>Ka2,则- lgKa1<-lgKa2。当 lg =lg 时,有 p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