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突破练 2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选择题+非选择题)一、选择题下图是 2016 年里约奥运会的会徽面包山的实景。面包山是里约的象征之一,一个像立起的面包,另一个像平放的面包,山体表面光滑,以花岗岩和片麻岩为主。完成 1~2 题。1.按岩石成因来分,构成面包山的岩石类型主要是( )A.变质岩、沉积岩 B.侵入岩、变质岩C.沉积岩、侵入岩 D.喷出岩、变质岩2.图示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岩浆侵入 B.风化侵蚀C.风力侵蚀 D.地壳抬升答案 1.B 2.B解析 第 1 题,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片麻岩属于变质岩。第 2 题,该山形成面包的形状,主要是外力风化侵蚀的结果。浙江台州市分布着国内罕见的珊瑚岩景观,是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造型的代表作(下面左图)。下面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 3~4 题。 3.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于(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4.该珊瑚岩形成的主要过程与右图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3.B 4.A解析 第 3 题,珊瑚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的,而岩浆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部分,故来自于地幔。第 4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岩石都可以转化为丙,因此丙为重熔再生作用(④)形成的岩浆,甲为冷却凝固(①)形成的岩浆岩;乙为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及固结成岩过程(②)形成的沉积岩,变质岩为高温高压变质作用(③)下形成的。与珊瑚岩形成直接相关的是①冷却凝固。 (2015·全国文综Ⅰ)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 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完成 5~6 题。5.1975~2004 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6.推测 1992~1997 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答案 5.D 6.B解析 第 5 题,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沉积为主,则海水变浅,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延长。反之,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侵蚀为主,则海水变深,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缩短。图中两者距离 1975~1978 年扩大,此后总体减小,故先以淤积为主、后以侵蚀为主。故 D 正确。第 6 题,1992~1997 年间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缩小,说明泥沙沉积作用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