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认同障碍 8 年 回归 电影中的同性恋成人礼:新性别认同与旧秩序的挣扎 今年的同性恋青春电影将年轻人关于身份认同的挣扎拉到了人们视野中,开诚布公地谈论这个话题。在《爱你,西蒙》中,尼克罗宾森(NickRobinson)主演的西蒙原本打算在整个高中阶段都不暴露自己的性取向,但怪咖同学发现了这个秘密并以此为要挟,最终西蒙还是出柜了。幸运的是,在电影中,家人、朋友以及学校老师都结成联盟,支持西蒙,给他制造了一个近乎讽刺的浪漫喜剧结局两个年轻人坐上了摩天轮,从此幸福地在一起了。西蒙并不打算永远躲在柜子里,只是想要等到上大学再出柜。给他这个计划致命一击的不是别的,而是命运,这一点和其他异性恋青少年的经历没什么两样,《十六支蜡烛》和《致所有我曾爱过的男孩》中,主角不也因为动心而打破了自己原本的计划吗? 最近几部关于性取向扭转治疗的新片则推翻了这貌似和和美美的蓝图,这些电影表达出这么一个简单的认识:对许多喜爱同性的孩子来说,曝光自己的性取向很可能会招致一场灾难。戴思睿阿卡万(DesireeAkhavan)执导的《错误教育》将故事发生的背景设置在上世纪 90 年代。毕业舞会上科洛格蕾斯莫瑞兹(ChloGraceMoretz)饰演的年轻女主卡梅伦正在车上偷偷与另一个女生干柴烈火,男友却突然打开车门,发现了她的秘密;而在乔尔埃哲顿(JoelEdgerton)执导的《被抹去的男孩》中,卢卡斯赫奇斯再次扮演了同性恋男孩杰拉德,他的父亲由罗素克劳(RusselCrowe)饰演,是美国阿肯色州一个保守小镇的牧师,作风硬派,立场坚定。他孜孜不倦地想要抑制儿子对同性的兴趣,但小杰拉德在经历了极度的痛苦和创伤过后,最终还是选择鼓起勇气逃离改造学校。这些人物一点点向外界公开自我,并不意味着登上了自我实现的巅峰,反倒是触发了外界合谋的一项工程,限制他们,防止他们成为可能成为的那个人,正如《被抹去的男孩》中教会里一位前辈所说的那样,悬崖勒马。 改变,往往是青春成长电影中个人解放的颂歌,表现了电影里的压迫与服从这也正是基督教会洗脑营所坚持的同性恋青少年的出路,而这与发现真实的自我恰恰相反。严加管制的高中在新的语境里化作一个更为可怕的场景:倒霉但手握权力的成年人与陷入困境的孩子二者相互对立。在《早餐俱乐部》中,五个问题少年被迫写一篇文章,关于你认为自己是谁,这份作业的初衷是让每个青少年有机会打破别人对他的刻板印象。然而一旦这种自我分析成了强制任务并且徒劳无功,这样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