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暴露的问题及对策旧城改造暴露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随着经济的进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同时我们的城市却逐渐老化,功能也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健全,布局混乱、环境恶化等问题正在日益突出。本文试图从旧城改造中存在的误区和暴露的问题中阐述城市开发中应该考虑的因素,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与方法。 关键词: 旧城改造; 前沿理论; 对策与政策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中心地位的确立、功能的转换和增强,以及国家对新区建设尤其是开发区用地的严格控制, 旧城改造已逐渐回到与新区开发并举的地位。 确定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原则应当是: 坚持旧区改建和新区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开发基础设施薄弱、 交通拥挤、 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危旧房屋集中的区域, 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一、旧城改造暴露的误区 1、黄金地段成宠儿, 偏街背巷成弃儿 在一些位于繁华地段, 人口和建筑物密度较低的旧城区, 由于开发前景诱人, 往往得到优先改造。 与此相反, 地处偏街背巷,住房困难户和危房户最为集中的地段, 则成了无人问津的弃儿。这些地方的居民正是所谓的 “城市弱势群体” , 是最需要通过旧城改造来改善居住环境的对象。 但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改造这些地方无利可图, 造成政府无力去改造, 开发商无意去改造。 2、缺乏总体规划, 零星分散搞改造 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必须坚持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 综合开发、 配套建设的原则。各项建设工程的选址、 定点, 不得阻碍城市的进展, 危害城市的安全,污染和破坏城市环境, 影响城市各项功能的协调。 但在实际过程中, 一些地方为了追求高额利润, 出现零星插建、 见缝插针, 甚至挤占公共配套项目用地的现象。 造成房屋改造杂乱无章, 基础设施无法顾及, 改造死角到处遗留, 改造了的旧城仍是旧城。 3、急功近利, 大拆大建 城市旧区改建应当遵循加强维护、 合理利用、 调整布局、 逐步改善的原则, 统一规划, 分期实施, 并逐步改善居住和交通条件, 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提高城市的综合功能。但有些地方在实施集中改造的初期, 急于求成, 改造标准订得过高, 拆迁工作量大, 一些可充分利用的古建筑和新建房子全部被推倒重来, 出现了大拆大建的现象, 造成了极大浪费。 由于改造规模过大, 拆迁过多, 无力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