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桦甸市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摘要:近几年来,桦甸市水稻产量一直没有大的突破,其主要原因是栽培水平低,管理不科学,经营粗放。这三个原因造成水稻有效穗数不足,进而影响水稻产量,文章介绍了桦甸市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水稻生产;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25)-04-0152-1 1 品种选择不当 一部分农民存在越区种植现象。根据我们桦甸市的气候特点,大部分稻区适合以中熟品种为主,只是少数小气候地区适合种晚熟品种,但一部分农民为了追求高产盲目选用如农大 31 等晚熟品种,虽然高产但不适合本地区种植,以致造成有效穗数不足,成熟度差,产量反而降低。 因此在品种选择上要适区选择中晚熟、中熟、中早熟品种作为主推品种,以中熟品种为主,严禁越区种植。晚熟区和中晚熟区,主推吉粳 788、通育 315、通育 239、九稻 39 等;中熟区和中早熟区,主推通育 401、通育 403、长白 20、长白 19 等。 2 栽培水平低,经营粗放 2.1 种子处理不当 不晒种、不用盐水选种:致使种子发芽势低,不利于培育壮秧。因此,浸种前一定要在户外阳光(非强光)下,将种子平铺 8~10cm 厚,晒 2~3 天,每天翻动 3~4 次,然后,用比重为 1.13(50公斤水+13 公斤盐)盐水选种,选后用清水冲洗 2~3 次。 浸种效果不好,恶苗病有上升趋势:其原因一是由于目前浸种药剂都是低毒,假如用药量把握不好,尤其是量低就会影响浸种效果;二是浸种温度、时间都会影响浸种效果,致使一些田块恶苗病比较严重。也是造成有效穗数不足而减产的一个原因。 2.2 播种量偏大 正常播种量:旱育苗 150~200g/m2 芽籽;机插盘育苗 100~120g/盘芽籽;手插盘育 60~80g/盘芽籽;塑料盘育苗 60~80g/盘芽籽;塑料钵盘育苗每钵 3~4 粒芽籽。然而,有些农民播种量竟高到旱育苗 7~8 两/m2,个别达到 1 斤,导致秧苗素养下降。有效分蘖率低,很难获得更高的产量。 2.3 田间管理不科学 插秧前:近几年发现,部分稻田移栽后潜叶蝇发生较重,原因是一些农民没有做到带药插秧,而是等到本田潜叶蝇发生时再打药,这样不仅防治效果差,还影响秧苗生长。建议:在插秧前 1~3 天,用 40%乐果乳油对水喷雾提前预防潜叶蝇。同时,在插前 1 天用 25%植乐对水 15kg 喷施 100 平方米苗床,防立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