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创业孵化体系问题动因及对策分析河南省高校创业孵化体系问题动因及对策分析 【摘 要】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建立高校创业孵化体系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而目前河南省高校创业孵化体系建设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影响其进展的动因着手,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高校创业孵化体系;问题动因;对策 一、河南高校创业孵化体系问题动因 (1)政府层面原因。社会环境中的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执行存在失范,政策要求得不到落实。就我省大学生创业面对的政策来说执行过程存在着明显的不民主。大学生创业者对当前我国政府的创业服务并不满意,近 40%的创业者认为政府服务对其创业行为没有任何创业帮助。政府服务中最不满意的地方分别是:没有为大学生提供优惠政策;政府的服务办事效率差;没有制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制订的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大都停留在宏观提倡政策的层面,可操作性较低。多数地方政府出台的大学生创业政策都是粗线条的,很多措施不具有可操作性,宣传导向与象征意义超过了其实际意义。(2)高校层面原因。高校内部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的有效性不足。首先是高校制订的创业孵化体系支持政策不完善。虽然在某种意义上,高等教育机构由于其不是政府职能部门,其出台的一些规定与措施往往缺乏法律意义上的权威效力,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公共政策,但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校期间仍然构成了这些措施或者“政策”的目标群体。而当前由高校制订的创业孵化体系建设支持政策在许多情况下只能起到有效的宣传作用,实际意义不大。我省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自己学校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大都属于创业教育内容,一些则是以模拟实践的方式在校内或者联合企业让大学生体验创业。(3)学生层面原因。一是项目团队组员选择欠妥,因小组成员构成不合理,如同学院同专业的学生组队的情况,导致课时一致,无法分工,专业知识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创立企业各个岗位的需求。二是对创业理解的偏差,大学生经营者普遍认为学校应该尽量提供业务的机会给他们,而不是考虑去主动联系学校的各个业务主管部门,依靠自身的营销能力和项目竞争力主动地开拓业务生意。并且认为效益差的状况对项目营业影响很大。这个观念显然与学校建立创业孵化体系的初衷不相符,学校的意图是通过免费提供创业场所和相应的管理与指导从而培育出“企业家”,而非商店“老板”,坐等生意。三是自信心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