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评估工作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XX 县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是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具体是指税务机关通过自身所掌握的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的各种信息,通过科学、逻辑的分析,对其真实性和准确性所做出的推断,然后对有问题的纳税人实行进一步的征管措施。近年来,随着税务机关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分类管理的深化实施,纳税评估在实际工作中逐渐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实现了对税源的有效监控,使税收方案和征管决策得以全面落实,从而越来越爱到各级国税机关的高度重视。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纳税评估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尚不能完全适应分类管理的需要,亟待我们讨论解决。一、纳税评估中存在问题一是对纳税评估的概念、内涵以及重要性认识缺乏。在纳税人看来,纳税评估工作是通过资料分析、评估约谈等方式查找税收问题,近似一种间接的纳税检查;从基层税务机关来看,把日常检查与纳税评估混为一谈,将税务机关查出的问题当作纳税评估发现的问题,由纳税人自行补报解决,削弱了税法的刚性。二是纳税评估的广度、深度不够。目前税务部门的税收管理员普遍存在管理纳税人户数较多,且各类报告、报表较多,常常忙于应付案头工作,根本无暇开展纳税评估纳税评估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能满足税源管理的要求。此外,税务机关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不多,信息沟通较少,更谈不上和外部机关诸如银行、工商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三是信息沟通渠道不健全,直接影响纳税评估工作质量。纳税评估的开展离不开数据资料的收集、采集、积累和掌握,纳税评估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指标测算、资料比照等定量定性分析,没有完整、准确的数据资料,纳税评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纳税评估资料直接取自纳税人所提供的资料,假设企业提供的资料是虚假的,加上没有横向信息的比拟,如企业向银行、客户等部门提供的资料,就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称,使评估人员无法推断这些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评估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四是纳税评估指标存在局限性。现行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是确定行业内平均值,实际上是对企业真实纳税标准的一种假设,一般这种评估指标的测算结果都直接与行业正常值进行比拟。也就是说,该企业被测算的指标只要处于正常值的合理变动幅度内,就被认为已真实申报。实际上,单凭评估指标测算和评价很难合理确定申报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企业还常常受到所处环境、面临风险、资金流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标准体系下,由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