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奇妙的货币?〔上〕一 教学目标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根本属性 2、理解货币的含义、货币和根本职能 3、了解纸币的含义,纸币的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4、运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二 难点重点理解货币的含义、货币和根本职能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运用〕三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 1、商品是 的劳动产品2 、 一 个 物 品 要 想 成 为 商 品 , 第 一 必 须 是 , 第 二 必 须 用来 3 、 商 品 的 两 个 根 本 属 性 是 : 和 , 其中 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4、货币的职能是 的表达,指货币在人们的 中所起的作用。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 和 两种职能。5、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____________。 注:〔1〕纸币作为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所以它的流通必须以发行者的强大信誉或强制为根底。〔2〕国家或地区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有权决定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但国家或地区不能任意发行纸币,也无法规定纸币的实际购置力。6、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限度。假如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物价______,〔会导致通货膨胀〕影响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假如纸币发行量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导致通货紧缩〕,会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案例探究 以 1 双皮鞋=2 件衣服为例,运用有关知识答复以下问题:(1)为什么皮鞋和衣服需要交换?(2)为什么皮鞋和衣服能够交换?(3)为什么 1 双皮鞋只能换 2 件衣服?(4)在这里,1 双皮鞋的价值是如何表现的?(5)这种商品交换的现象和本质是什么?(6)假如皮鞋破烂不能穿,这双皮鞋能换几件衣服?参考答案:(1)因为皮鞋和衣服的使用价值不同,又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因此需要交换。(2)因为二者都是劳动产品,都有价值,因而能够交换。(3)因为 1 双皮鞋与 2 件衣服的价值相等。(4)1 双皮鞋的价值是通过 2 件衣服表现出来的,2 件衣服是 1 双皮鞋的交换价值。(5)这种商品交换外表上看是物与物的交换,其本质是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6)这双皮鞋换不到衣服。因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当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价值。(三)练习稳固 1、2009 年 9 月 10 日是第 25 个老师节,汪洋同学亲手制作一张精致的贺卡送给了老师。这张贺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