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经济金融化何以可能

经济金融化何以可能_第1页
1/7
经济金融化何以可能_第2页
2/7
经济金融化何以可能_第3页
3/7
经济金融化何以可能经济金融化何以可能 摘要:金融业产生于社会分工需要的职能资本裂变过程。由于金融业的运作方式迎合了资本主义价值增殖的动机,金融业资本的进展未能沿着从属于产业资本的逻辑进行扩张,从而资本主义的经济积累越来越趋于金融化。从根本上讲,驱动经济金融化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价值增殖的悖论致使经济积累越来越依赖于金融渠道;另一方面,金融化是解决资本主义分配关系下需求不足的必定选择。然而,金融化这种让消费者进行透支消费的经济模式,不仅没能解决资本主义的过剩问题,而且埋伏着更大的危机。 关键词:金融化;社会分工;价值增值;透支消费;生产关系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25)03—061—05 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资本主义主要经济体都朝着金融化的方向加速进展,经济活动的重心从产业部门转向金融部门。从经济积累的角度来看:金融业的利润在总经济利润中的份额不断上升,同时非金融企业的收入源于金融活动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种金融化的经济模式,尽管带来了短暂的经济繁荣,却造成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进展的严重不平衡,最终加速了经济危机的到来。近年来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都跟经济金融化直接相关。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来探寻产生这种模式的深层次原因。 一、经济金融化原因一个简要的文献综述 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是对一种经济现象的描述,格莱塔·克瑞普纳的定义最能反映本质,他将金融化定义为一种经济积累模式:“利润的猎取越来越多地通过金融渠道进行,代替了传统的商品生产和贸易渠道。”这就是说,经济中真实资本的积累越来越依赖于金融市场。近年来,金融化现象越来越受马克思主义者的关注,其中有关金融化原因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金融权势膨胀论。埃德温·狄更斯对世界经济金融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做了历史性的描述,把金融化的主要驱动力概括为:金融机构政治影响力的重新崛起,以及金融精英势力的不断膨胀。持类似看法的还有杜梅尼尔、列维和爱泼斯坦等人。金融资本权势的上升左右了一些政府决策和制度安排,从而放大了金融市场上具有破坏性的“羊群效应”,催生了金融泡沫。 第二,新自由主义体制论。詹姆斯·克罗蒂等人讨论了韩国的金融危机,并认为韩国建立高度金融化和全球化的经济体系的原因在于,金融管制遭受持续的攻击。大卫·科茨也认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经济金融化何以可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