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之我见【六年级数学教学之我见】 摘要:小学六年级作为小学向初中的过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同时促使学生的可持续进展,如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六年级数学教学是处在全体小学数学老师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六年级;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25)-12-0158-01 小学六年级作为小学向初中的过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同时促使学生的可持续进展,如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六年级数学教学是处在全体小学数学老师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出示学习目标,落实基础知识,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先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学习和了解学习目标,做到对所学内容心中有数。学习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一方面要完成本年级的新知传授;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查漏补缺,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培育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对学习、生活、人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在教学中老师在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要注重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课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老师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实践,让学生主动参加知识形成的过程。只有帮助学生夯实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话。 二、活用教材,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1.注意以“趣”为导,激发学生自学探究动机 爱因斯坦说过:“老师要适应学生求知的要求,培育他们的思考力,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兴致勃勃地去探究自然的神秘。”假如我们仍然把追求考试分数作为教育教学的全部,那样就会使学生毫无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的,他们感觉不到数学与他的喜怒哀乐还有关系,感觉不到学数学除了会答题之外还有别的什么用处。“兴趣”是孩子各种制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进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加猎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养会得到较快进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