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英涛:丁肇中:接住一滴雨-英涛

英涛:丁肇中:接住一滴雨-英涛_第1页
1/5
英涛:丁肇中:接住一滴雨-英涛_第2页
2/5
英涛:丁肇中:接住一滴雨-英涛_第3页
3/5
英涛:丁肇中:接住一滴雨:英涛 丁肇中是世界著名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父亲丁观海、母亲王隽英皆任教于大学。丁观海 1934 年毕业于当时的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后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土木工程,而王隽英当年也是在美国留学。他们本想把丁肇中生在中国,但是因为王隽英意外早产,丁肇中成了美国公民。 在丁肇中出生才两个月时,父母把他带回了中国。但当时国内正值抗战爆发,丁肇中的童年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小时候丁肇中学习很差,直到上中学时才开始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很小时他就从父亲口中知道了法拉第、伽利略、牛顿,听到了很多大科学家的故事,所以他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科学家。 读中学的时候,因为数理化成绩突出,同学们觉得丁肇中的脑袋里装了太多的知识,就给他起了一个“丁大头”的外号。后来,丁肇中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后,美国的同学又说他是个怪人,学习顶呱呱,可惜不合群。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怪人”,只用了 5 年时间就拿到了物理和数学双学士学位,以及物理学博士学位——从念大学到博士再到搞科研,一般人大约需要 10 多年时间。 有人说丁肇中是个天才,但他自己却否认,他说,我只是比较专心。他专心到曾经做一个非常困难的实验,要收集的数据非常小,就一直在实验室里窝了四五天,白天、晚上都没有离开过。而四五天不睡觉就是为了能了解实验室里所有的物理现象和所有的数据。因为要把注意力全集中在科研上,所以他个性比较孤僻,耐得住寂寞,也更注重事实,从来不人云亦云。在做一些很大的项目时,一开始他都会找一些同样很著名的物理学家一起来探讨,但是每次开场时,他都直接说,我不会听你们的。因为他只是想看看他们的观点。 1972 年,丁肇中向美国长岛的布鲁克海文国立实验所提出了寻找新粒子的计划。由于这一实验费用多、难度大,所以,他的计划一出台,便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判和责难,其中包括很多著名的物理学家。尽管没有人信任会有那么一个设想中的粒子,但丁肇中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坚信自己的预见,他顶着多方的责难,和自己的实验组成员开始了艰难的工作。他说:“在雨季的时候,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也许在一秒钟之内就会降落下千万的雨滴。假如其中一滴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出那一滴雨。” 有这样的决心,还有什么困难是不可战胜的呢?事实最终证明了丁肇中的观点是对的。从 1966 年开始,到 1974 年 8 月,他领导的实验小组经过近 10 年的矢量介子实验,终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英涛:丁肇中:接住一滴雨-英涛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