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壶口瀑布》练习一、语言运用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驰骋推推搡搡 震耳欲聋 奋力抗争B. 旋涡如丝如楼 挟而不服 汩汩如泉C. 雾霭怒不可遏 窟窟窍窍 搏大宽厚D. 番身钢板出轧 浪沫横谥 潺潺成溪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B.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C. 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D. 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培训以后,他思路开阔,大不同于往,真当另眼相看。B.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C.目前,我们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当其冲要解决产品质量问题。D. 为了躲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贩黄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4. 对以下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A.这首诗歌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方,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B. 第二句“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C. 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方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将诗中仅有的景物──水和月巧妙结合。D.此诗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二、语段阅读① 黄河在这里由宽变窄,由高而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②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逝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③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④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