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达标卷一.选择题(共 10 题,共 20 分)1.“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A.失败的教训,我们要吸取B.成功的经验,我们要总结C.前面的车上坐着老师D.老师的车走在前面2.在中国历史上,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半坡人B.河姆渡人C.河套人3.打破地球万物和谐的最主要的破坏者是( )。A.动物B.人类C.自然4.2025 年 9 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 11 次峰会在中国( )进行。A.西安B.上海C.杭州5.下列对陆地地形表述正确的是( )。① 有连绵起伏的高山② 有低洼的盆地③ 有宽广的高原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6.我国从 2001 年开始,把每年的 5 月第 3 周定位( )。A.科技活动周B.环境保护周C.节约用水周7.对于世界上最大的平原的介绍正确的一项是( )。A.地势平坦B.地势陡峭C.山峦壮美D.地广人稀8.以下哪位古人是宽容的典范( )。A.周瑜B.廉颇C.蔺相如9.上海的东方图书馆毁于( )的炮火之下。A.苏联人B.日本人C.美国人D.德国人10.处世让人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这说明( )。A.金无足赤,人各有别B.宽容是是非不分、懦弱的表现C.善于宽容,利人利己D.宽容就是迁就别人二.填空题(共 10 题,共 52 分)1.( )地区整个冬天看不到太阳。2.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 )和( )等。3.除了( )的原因外,人类在生产、生活中( )也会诱发或加重( )。4.人类对( )的损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 )。5.人与自然是( )。人类对大自然的损害最终会伤及( ),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6.远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渐学会( ),在狩猎生活中学会了( ),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了从( ) 到( )、从( )到( )的伟大变革。7.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不同文明之间不是( ),而是相互( )。8.人们在享受( )的同时,也遇到许多新的苦恼。9.区域文明的( )、( )和变迁,构成了人类文明眼睛的历史画卷。10.( ),( ),万里不同情。在( )的自然环境中,人类制造出了( )的文化,( )就是其中的一个。三.推断题(共 10 题,共 20 分)1.早期的文明都大同小异,没有各自的特色。( )2.在当前抗击武汉冠状病毒肺炎面前,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捐款捐物,体现了人间大爱。( )3.反思的内容仅仅是失败和错误。( )4.尊重自己就是别人不能批判自己。(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