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讨论物理规律.2.学会灵活运用图象法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并验证牛顿第二定律.4.探究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讨论方法: 控制变量法:⑴保持m一定时,改变物体受力F测出加速度a,用图像法讨论a与F关系⑵保持F一定时,改变物体质量m测出加速度a,用图像法讨论a与m关系(1)用极限思想介绍瞬时速度是可行的。教材在定义了平均速度后进一步指出“为了使运动的描述精确些,可以把Δt取得小一些,运动快慢的差异也就小一些;Δt越小,描述越精确;想像Δt非常小,可以认为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实验器材小车、砝码、小盘、细绳、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低压沟通电源、导线两根、纸带、天平、米尺.实验原理: 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砝码盘,应连着纸带且通过打点记时器的限位孔,将轨道倾斜一定角度,此时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合外力为 0。此时轻推小车,小车能够匀速下滑,这就说明此时物体合外力为 0,实验中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就是绳子的拉力了。由于=,所以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改变小车的质量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物理量的测量:(1)小车质量的测量:天平(2)合外力的测量:①绳子的拉力不等于砝码盘及砝码的重力:砝码盘及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时,可近似认为绳子的拉力等于沙和小桶的重力。实验条件:mm′. ≫选小车(M)、砝码盘及盘内的砝码(m)为讨论对象,则 mg=(M+m)a①选砝码桶及桶内的砝码为讨论对象则 mg-FT=ma②联立①②得:FT=mg-要使 FT=mg 需要―→0 即 Mm≫(4)一先一后一按: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① 会安装复写纸,并且会调节复写纸的位置,将纸带从复写纸圆片下穿过。将计时器接入 50 Hz 沟通电源,从沟通 4 V 开始,观察振动片振动情况,若振动片振幅较小,再升高电压至 6 V。② 开启电源,打点计时器工作,待 1~2 s 再拖动纸带打出点子。观察点迹是否清楚,打完点后,立即关闭电源(因打点计时器是按间歇工作设计的,避开线圈过热而损坏)。③ 在纸带上打不出点或点迹颜色过淡情况下,纠正的对策大致有三种:电源电压较低(4 V)情况下,可适当调高;调整复写纸位置或更换复写纸;调整打点计时器。④ 打点计时器的调整。如打不出点时,首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