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重要规律性关系及公式归纳1、蛋白质结构中的等量关系: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即水分子数目)+ 肽链条数=mRNA(翻译摸板)中的碱基数÷3=DNA(相应基因)中的碱基数÷6蛋白质中至少还有氨基和羧基的数目=肽链条数;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种类为 20 种。2、区别有丝分裂和 减数分裂 的一般方法步骤如下:① 一数——数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为偶数,则进入下一步骤;② 二看——一看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有,则再看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假如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中的任意一项,即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假如同源染色体始终单独活动,则肯定是有丝分裂;③ 三推断——对比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有丝分裂各时期)来推断分裂时期。附有丝分裂各期特点(口诀):①“染色体”复制现“单体” (间) ②膜、仁消逝现两体 (前)③ 赤道板上排整齐 (中) ④均分牵引到两极 (后)⑤ 膜、仁板(重)现两体失 (末)3、细胞分裂中有关染色体的一组概念(染色体和 DNA 等的数量推断要点):① 染色体组 :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一套染色体(大小,形态互不相同。)② 同源染色体 :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中没有);③ 染色体 : 以着丝点数目为准,常染色体:在雌雄个体中没有差异的染色体,性染色体:在雌雄个体中有显著差异的染色体④ 染色单体 :一个染色体复制后内含两个 DNA 时,才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复制后才有并连在一个着丝点上,着丝点分裂后就没有);⑤DNA 量 : 有单体时等于单体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无单体时等于染色体数; ⑥ 四分体 : (减 I 前、中期)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两条染色体,四个染色单体;(1 个四分体 = 1 对同源染色体 = 2 个染色体 = 4 个染色单体 = 4 个 DNA)。4、如某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则有:1个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2 种) 4个精细胞(2 种各 2 个)4个精子(2 种(互补关系)各 2 个)NH2—C—COOHRH1种精原细胞 1种初级精母细胞 2 n 种次级精母细胞 2 n 种精细胞 2 n 种精子5、坐标曲线的推断方法;① 标识——(看横、纵坐标含义);② 明点——(看起点、转折点、终点的意义);③ 述线——[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