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季节化工企业消防安全防事故初探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进展,化学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与日俱增,目前全国已有化工企业 28 万多家,从业人员超过 500 万,进展化学工业对促进工农业生产、巩固国防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但近年来,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不容乐观,全国各地相继发生了一些化工安全事故,造成了不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害了经济的稳步进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在 2025 年 4 月 15 日,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16 日凌晨发生局部爆炸,造成 9 人死亡、3 人受重伤,疏散群众 15 万人。2025 年 6 月 16 日下午 3 时 09 分,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城关附近的安徽省盾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粉状乳化车间粉乳前工序发生爆炸。造成的 14 人死亡,另有 30 人受伤。 总的来说,化工企业消防安全事故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一是事故诱因繁多,发生概率较大。 化工工艺流程复杂,相关设备是承受高温、高压、低温、高真空度和处理易燃易爆、有腐蚀、有毒有害介质的工具,操作控制条件严格,稍有疏忽,事故随之发生。引发事故的原因从人为失误到硬件失效,主要包括工艺设计不合理、操作人员误操作、工艺指标控制不当、原材料不合格、公用工程异常以及仪表和设备故障等,甚至当地的一些地质或气候变化也会造成灾难,令人防不胜防。 二是事故现场情况变化复杂,灭火救援难度大。 一般来说化工企业事故现场都比较复杂,常伴随着先爆炸、后燃烧,或燃烧后爆炸,或燃烧与爆炸相互交替的现象。化工车间起火后,往往因燃烧的物质、生产设备和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促使火势迅速扩大,以至出现立体、大面积、多火点等形式的燃烧。由于生产原料、中间体以及产品大部分属易燃、易爆、有毒物质,且多数为液体或气体状态,因此具有不同于固体物质的流动扩散特性,变化性高,给事故现场的态势变化加上了极不稳定的因素,致使现场指挥人员无法准确地把握事故态势的进展方向,增加了灭火救援工作的难度。 三是事故现场充斥危险化学物质,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社会影响恶劣。 化工企业生产、加工、储存的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多数具有高度的有毒性、腐蚀性,对生物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对人的危害特别严重。以目前化工行业广泛使用的氯气为例,空气中氯气的最高允许浓度仅为 0.002mg/L,超过 2.5mg/L时,人吸入后就会立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