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下初中教学思考 一、深化基础教育实践的心得 (一)收获新知,开拓思维 在挂职时期,时刻感悟到只有深化基础教学,才能真实地发现问题,才能把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不固化思维才能开拓思维,收获新知。在二中的教学中,突出的教学类型就是试卷分析,做得非常到位、精确,这就是他们优于其他校的地方。试卷分析、讲评不是个别老师的个人行为,而是集体分析讨论的精华,详尽彻底,全面深刻,并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做全面指导,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传播,凸显个人优势、经验和长处。这一点,应该对我们的大学教学有所启发。大学教学中的考核,结课考试完毕之后只有试卷分析,没有讲评,且没有对学生面授的试卷分析和讲评,学生不知道正确答案,也不知道得分的缘由,而学生其实非常想知道关于试卷的情况,尤其是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这对下一阶段科目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有的放矢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因此,在本科教学中可以尝试开设师生间关于考试问答的平台和空间,传递关于考试的正确答案,试卷上出现的答题问题等,在公开公平的背景下共同成长,不仅学生学习了,进步了,老师也可以凭此了解学生的答题思维,在“复错”的模式下,师生互相了解,共同纠错,共同进步。 (二)提高了专业讨论水平、思考能力和综合素养 本人对挂职期间的听课做了整体规划,分阶段地有计划地去听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授课类型、不同年龄段、不同行政级别的老师的课,以便学习不同的任课态度、情绪、风格等,并与自己的教改讨论相结合,收获详细全面的经验。实践获知,二中的课程分解非常细致,授课细腻仔细,师生都争分夺秒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对知识的巩固性训练做得非常强化深刻,精益求精。老师在新授课上的风格差异不大,但在试卷分析、习题课等其他课型上的差别则较为明显,当然于此也体现了老师之间教学水平的差别。本人从他们的课堂上也学到了很多,边听边思考,获得了很多启示和感悟。 (三)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尤其是对本专业工作有了新的想法和启示 二中的听评课非常之多,且非常细致。尤其是听完之后的集体讨论和评价,客观真实地反映问题,剖析问题,不做表面浮夸蒙蔽,共同的目标就是“成绩”,相互间在反复锤炼中水平自然提升,不单打独斗,这种实干精神、协作精神可敬可慕。多轮听评课之后主推的精选优质课成为全校的公开课、观摩课,不做重复性资源浪费,可以尝试调整同行听评课的方式。而这一点对我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