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雄安科幻作家活动上的讲话:未来在这里开启郑军(2025 年 6 月 16 日)尊敬的各位雄安新区领导、科幻文学界同仁、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郑军,中国作协科幻专委会委员。此刻站在这里,仿佛置身于未来与现实的接驳点,能参与此次意义非凡的活动,我深感荣幸与振奋。当我们谈论未来,那不仅是时间长河的延展,更是一场跨越维度的空间对话。未来,总会在某个时空坐标率先萌芽,而后如漫天繁星般照亮生活。而雄安新区,恰似人类文明进化图谱上的关键锚点——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的未来之城,正是未来生活场景的超级实验室,是科技与人文碰撞出的璀璨奇点。本次活动以“代码浇筑未来:科幻笔触下的雄安数字基因”为主题,精准锚定了雄安与科幻的深层共鸣。自 2017 年雄安新区拔地而起,“云上一座城”的构想便脱颖而出。它与“地下一座城”“地上一座城”共同构筑起三维立体的城市新范式,开创了全国首个以数字城市建设为核心的标准体系。如今,漫步雄安,全域感知网络如同城市的神经末梢,数字政务系统化身智慧管家,空天信息与智能网联编织成科技穹顶。这些基础设施不再是冰冷的代码与数据,而是孕育未来的数字摇篮,催生出蓬勃生长的数字应用生态。早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之前,雄安便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为智能产业搭建起坚实的地基。世界级机器人企业在这里安营扎寨,数据资源化与资源数字化的进程如火如荼,数字技术正以润物无声的姿态,融入城市的每一寸肌理,真正实现了“像空气和阳光一样无处不在”。无人公交在街道有序穿梭,无人快递车在楼宇间灵动奔忙,无人机化身“空中邮递员”展翅长空——这些曾在科幻作品中惊艳世人的奇思妙想,在雄安已然成为触手可及的日常图景。雄安,正以“中国城市实验区”的担当,不断刷新城市发展的“天花板”,书写着现实版的未来主义诗篇。未来之城呼唤未来之艺,而科幻,正是与时代共振的先锋文学。这已是我第二次踏入雄安这片充满想象力的热土。去年,我参与了雄安未来影像电影季科幻短片大赛,见证了科技与艺术的奇妙融合。新区如此高频次、高质量地举办科幻活动,不仅彰显了决策者的宏大格局与前瞻视野,更搭建起一座连接现实与想象的桥梁。当下,科幻创作正面临瓶颈期。陈旧的叙事范式、重复的技术想象,让我们在时代的浪潮中渐显疲态。但雄安的出现,为科幻作家打开了全新的创作宇宙。这里不是实验室里的冰冷数据,不是 PPT 上的规划蓝图,而是一部由万千建设者共同书写的、正在生长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