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单元备课第(八)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得质量单位:克与千克,这就是学生对质量单位得初步尝试,也就是为后面得“吨”得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得感知规律与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得关系及知识应用。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一、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得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二、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 1 克与 1 千克得概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 1 千克与 1 克得概念,知道 1 千克=1000 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得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 1 克与 1 千克得表象。((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质量得机会,充实实际测量得经验并巩固质量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要领得基础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得意识。教学重难点单元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 1 千克=1000 克 。单元难点:能运用克与千克得知识解决生活中得实际问题。课时安排3 课 时课 题:克与千克第 1 课时教学内容克与千克得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 1 克与 1 千克得观念,知道 1 千克=1000 克。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得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育学生估测物体质量得意识。教学重点初步建立 1 克与 1 千克得质量观念,知道 1 千克=1000 克。教学难点用科学得方法与策略估量物体得轻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观察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台秤、天平、2 分硬币、一袋洗衣粉、10 袋味精等。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个性修改导入部分谈话导入:师: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得物体有多重,现在沟通一下,好吗?生 1:我妈妈买得牙膏就是 130 克。生 2:一根火腿肠就是 40 克。生 3:一袋茶叶就是 400 克。生 4:一袋面粉重 25 千克。小结:同学们在说物体有多重时,有得用“千克”作单位,有得用“克”用单位。在称物体轻重时,比较轻得东西用“克”作单位,比较重得东西用“千克”用单位。探究新知探究体验1、介绍表示轻重得单位。师: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平常我们所说得重量,实际上指得...